高尚学
高尚学,男,汉族,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在站博士后,南京大学“文艺学”博士,教授。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史(美术史)、艺术理论与批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担任《艺术美学》、《艺术史》、《美术批评》等课程教学。现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基地成员等。
一、近年发表主要学术论文:
1.博士论文:《贡布里希视觉艺术观念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年6月,主要研究了古埃及、古希腊罗马——西方19世纪的视觉艺术(美术)生态壁龛;
2. 博士后研究报告:《20世纪前期西方视觉艺术生态壁龛的多元混生演进关系及其当代借鉴研究》,主要研究了20世纪前期西方的视觉艺术(美术)生态壁龛;
3.《“艺术生态壁龛”:贡布里希的一种独特艺术文化史观》,2014年5月发表于《社会科学家》(独著,CSSCI);
4.《从贡布里希视知觉论看中国形神画论生态演变》,2014年4月发表于《文艺评论》(独著,CSSCI);
5.《审美错觉论:贡布里希对视觉艺术的一种独特解读》,2015年9月发表于《电影评介》(独著,北大核心);
6.《贡布里希视觉艺术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影响与原因探析》,2017年3月发表于《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独著,CSSCI);
7. 《六朝佛教文学与佛教图像关系》,2013年10月发表于《文艺评论》(独著,CSSCI);
8.《广西民歌艺术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2015年第6期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独著,CSSCI);
9.《新媒体背景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传播及其产业化发展》,2012年3月发表于《东南亚纵横》(独著,CSSCI);
10.《美育生态壁龛:美育生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13年7月发表于《社会科学家》(独著,CSSCI),等。
二、近年主持课题:
1.主持,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基金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混生论:20世纪前期西方视觉艺术生态壁龛研究”(项目编号:2015M581686),2015.11至今;
2.主持,201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文化生态壁龛:广西民歌艺术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15BZW001,结题);
3.主持,2015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混生论:20世纪前期西方视觉艺术生态壁龛研究”(项目编号:1501150B),2015.08至今;
4.主持,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科研项目:“社会转型期广西民歌艺术的‘文化生态壁龛’研究”(项目编号:KY2015ZD116,结题);
5.主持,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美育教生态壁龛:地方院校美育生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C424),2015.07至今;
6.主持,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本科院校美育教学的生态壁龛研究”(项目编号:2015JGB378),2015.04-今;
7.主持,2014年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贡布里希的视觉艺术观念研究”(项目编号:2014KA03),2014.09至今,等。
三、近年获奖成果:
1.论文《广西民歌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独著),获2016年度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论文《“艺术生态壁龛”:贡布里希的一种独特艺术文化史观》(独著),获2015年度百色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论文《文化生态壁龛:百色民歌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开发策略研究》(独著),获2016年百色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4.论文《百色布洛陀文化旅游节的审美文化分析》(独著),获2016年百色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论文《美育生态壁龛:美育生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获2015年百色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6.主持厅级教改课题《地方本科院校美育教学改革研究》(第一),获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奖,等。